“国字号”+3!广药大附一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2024/9/10
供稿/来源:    初审/编辑:    审核:     审核发布: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公布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及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发布,我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名单,标志着我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铸强品牌: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院坚持走特色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党委书记和院长同“挂帅”,以强势专科为引领,中西医结合,西学中进,中西药并用,高站位谋划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医疗健康高地。2023年3月,我院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旗舰”医院建设工作进一步驶入快车道。


我院发挥“高原集聚”学科群作用,打造多学科协作的特色专病中心,临床药学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我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周宏灏院士是我院特聘专家、临床药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同时,充分利用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代谢病科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疗效为核心”的中西医有效运行机制和合作模式,打造中西医协同代谢病中心、脑病中心、骨科中心、肿瘤中心、消化病中心、乳腺中心、心血管中心、心胸外科中心等八大“中西医协同专病中心”,开展中西医联合查房、中医科类别医师参与多学科诊疗。




西学中拜师仪式


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我院拥有岐黄学者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打造名中医集群工作室。举办“西学中”人才培训班,通过青年骨干医生向广东省中医大家、名家拜师学习等方式,培养西医学习中医高层次人才。


与此同时,广东药科大学充分支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通过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点招生,打通了中西医结合“本-硕-博”三阶段贯通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大学附属教学医院职能,开展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


我院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打造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促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转化为临床能力,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让传统中医药在兼收并蓄中传承,在创新实践中发展,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医药结合、中西医协同医院品牌。


神经内科:新疗法为肝豆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以肝病症状、神经系统异常或精神与行为障碍最常见,一经诊断,必须尽早干预、终身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在中医上可归于“痉证”“颤证”“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杨任民教授创立肝豆汤治疗该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洪铭范教授将诊治肝豆状核变性的丰富经验引入我院,并带领神经内科团队系统全面地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让肝豆状核变性最棘手的吞咽障碍和爆发性肝衰竭治疗有了很大突破,相关疗法在国内外推广。



洪铭范教授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并临床带教


治疗研究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饮食治疗、排铜治疗、营养成分补充、分子生物学精准治疗、高压氧等物理治疗及康复理疗。其中,用肝豆汤为基础方加减的肝豆汤改良方治疗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已积累近1000人次的治疗经验。同时,探索开发排铜膏剂,以期弥补吞咽障碍、排铜治疗无效及不宜其他排铜药物的患者的治疗空白。通过肌电图引导下的肉毒素注射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肌张力障碍。


在洪铭范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神经内科目前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中心,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居全国先进水平,收治患者来自国内多地及西班牙、日本等地区。在国内外首次报道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B基因的10种新突变,并在GENEBANK注册。


消化内科:古方新用开启肠道微生态治疗新篇章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整体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达到治疗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目的。粪菌移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年间,中医名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用人粪清(也称“金汁”)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


FMT的最新制备方法——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是基于高级别实验室条件和智能粪菌分离系统的现代菌群移植技术,也是粪菌移植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其临床应用是中医理论研究向临床实践推广的成功案例,且结合了西医定量、定成分、定时的特点。


何兴祥教授长期致力于粪菌移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及早期消化道肿瘤筛查,带领团队首次发现并报道了粪菌移植可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症状,并在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改善血脂异常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我院微生态治疗中心成立于2016年,2019年获批广东省微生态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打造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具有全球先进的现代化粪菌分离提取实验室,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已成为华南地区洗涤菌群移植中心。


WMT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


智能化粪菌分离实验室


我院消化内科实施洗涤菌群移植已有上万例次,治疗病种包括童年孤独症、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胃食管反流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皮肤类疾病等,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此外,我院消化内科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疗体系,中西医并重,依托郭姣教授研发的“贞术调脂胶囊”,结合中医药汤剂、前期基础研究成果,提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防治能力。


肿瘤科:构建多元化肿瘤综合诊疗体系


我院构建了中西医协同肿瘤专科研究团队,针对当前发病广、治疗难、预后差的肿瘤病种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肿瘤的成因和发病机制,基于中西医协同框架进行新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提供新的策略,推动学科发展。


我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单位建立紧密型中西医协同肿瘤专科联盟,与我院肿瘤科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聘任客座教授,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并积极拓展与国内更多先进中、西医医院结成诊疗联盟,形成肿瘤科中西医协同“旗舰”专科特色优势,拓展影响,力争为中西医协同医疗服务提供先进范式。


未来,肿瘤科还将完善医疗资源配置,遵照临床规范,结合不同类型的肿瘤特点和患者需求,推动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相互交融、相互借鉴,重点建设以中西医结合为核心的临床医疗服务,构建以中西医协同肿瘤治疗为中心,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教育等要素的多元化肿瘤综合诊疗体系。


同时,整合中、西医肿瘤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资源,积极开展大规模肿瘤研究项目,引进和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联合企业开展诊疗设备、药品等研发,在科学、技术、设备、药物等方面加强企业合作;完善设备配置,与国内先进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试验水平,力争建立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中西医协同肿瘤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2005-2021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