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为您导医  -   专科介绍  -   肿瘤二科  -   专科特色

专科特色

       我科开展了包括化疗、术前化疗、术后化疗、时辰化疗;生物与靶向治疗;常规放疗、适形调强放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r刀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等多种技术项目研究。我科每年肿瘤患者的诊次达到1500人次以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采用的方法科技含量高,与国内外基本接轨,其中放化疗同期相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是我科的主要特色治疗项目,挽救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放疗科成立18年来,先后收治了各种肿瘤患者6000余例,开展了除调强放疗以外的所有放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病人加速的广泛好评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学术地位不断提高,我科商谊主任医师任广东省医学会反射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刘魁凤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肿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广州市分会副理事长,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采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遵循询证医学、规范化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1、调强放疗:是目前最精确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根据肿瘤靶区的形状,通过调节和控制射线在照射野内的强度分布产生的不同剂量梯度来提高对肿瘤靶区给予致死性的高剂量照射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控制在正常耐受剂量。我院技术优势:医科达电动多页光栅、飞利浦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及IBA调强剂量验证系统的完美组合。适用人群:鼻咽癌、脑瘤、颈段食管癌、宫颈癌、直肠癌、前列腺癌。

2、放射性粒子植入: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目前使用的放射性粒子主要为碘125。我院技术优势: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引导,治疗前计划模拟和治疗后及时验证,与外照射结合。适用人群:肺脏、肝脏等实质脏器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的补充治疗。

3、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将钴-60发出的伽玛射线几何聚焦,集中于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定位准确,误差常小于0.5毫米,具有无创伤、不需要麻醉、不出血和无感染等优点。我院技术优势:30颗放射源旋转聚焦,精度高,损伤小,头部、体部均可治疗,可分次治疗。适用人群:头部、肺部、肝脏原发或继发小于3厘米圆形或类圆形肿瘤。

4、后装治疗:后装系统集放射物理、辐射剂量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为一体,是近距离放射治疗最常用的治疗形式,采用高剂量率铱-192放射源,利用人体的自然腔道,是外照射的重要补充。我院技术优势:18通道、高剂量率,配备三维后装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分布均匀,治疗时间短,环境污染小。适用人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

5、全身电子线照射:拉长源皮距达380-10000px,形成140*3500px2照射平面,采用双机架脚照射技术,照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度应控制在±8%以内。我院技术优势:采用standford技术,IBADOSE1剂量仪和平行版电离室严格质控,省内治疗例数最多,经验丰富。适用人群:主要用于治疗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

6、肿瘤热疗:肿瘤热疗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全身或局部,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又不致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技术优势:采用独特的内生场原理,解决了射频引起的脂肪过热和深部组织治疗温度不够的问题,采用热电偶测温系统,测温精度高。适用人群:适用于人体胸腔、腹腔、盆腔等部位表浅及深部的原发、复发的恶性实体肿瘤或转移肿瘤,以及恶性体腔积液的治疗。

7DC-CIK自体免疫细胞生物治疗:是指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再回输入患者体内,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不仅可以准确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还能激发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作用以杀死肿瘤细胞,并启动免疫监视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我院技术优势:采用AACSc技术,特异性抗肿瘤血管生成,特异性抗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显著促进 DC成熟,高效 CIK大量扩增活化肿瘤特异性T细胞。适用人群:各种实体瘤及急慢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的重要补充。

8、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局部注射(无水酒精、热盐水或热蒸馏水)等消融治疗技术,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无后遗症、无风险、适应症广等优点,弥补了手术和常规放疗的不足。我院技术特点: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引导,采用微波和射频消融技术,消融时间短,消融范围可达5厘米。适用人群:肝脏、肺脏小于5厘米的原发、继发恶性肿瘤。


版权所有 ©2005-2021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